多家三甲医院采购不接受进口产品,药械集采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时间:2022-08-18 浏览量:339

近日,中国政府采购网显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发布招标公告,采购共2300万的高端医疗设备,标注拒绝进口。


医院官网显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始建于1958年,原名日坛医院。1996年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是集医教研防于一体,全方位开展肿瘤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的国家标志性肿瘤专科医院。


年门诊量84万余人次,年出院量5.3万余人次,年手术量2万余台次。拥有多台能完成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疗和旋转调强放疗的直线加速器、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与核磁共振模拟定位机、肿瘤射频热疗设备、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第二代宝石能谱CT、3T高场强功能成像 MRI、PET-CT、全院级PACS-RIS系统等先进的仪器设备。


除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之外,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四川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国内顶级医疗机构,也逐步开始采购国产医疗设备。


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为例,5月发布招标公告,预算2300万,采购DSA及配套设备,明确标注“非进口产品”。


顶级大三甲对于国产设备的倾斜,正在一步步加深。


一、进口论证已成入院“关卡”
除明确标注“不允许进口”之外,专家论证环节同样是进口产品入院关卡之一。


日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发布了一则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公布了2021年10月26日至11月26日的巡察整改进展情况。其中重点提到,在设备采购方面,个别项目未进行进口论证项目允许进口产品投标。


通报显示,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了整改,一是设备科组织科室人员学习《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对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理解,规范采购流程;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进口产品论证及采购需求论证;未进行进口产品论证,不允许进口产品参与投标。


在这份通报发出的三个月前,福建省福州市卫健委发布一份巡察通报。 内容提到,针对“对群众反映的使用进口耗材造成诊疗负担重等民生问题重视不够”问题,印发《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市属医院医用耗材使用情况调查的通知》,对市属各医院医用耗材使用情况开展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整改要求。 组织专家到市二医院、肺科医院开展医用耗材使用情况专题调研督查,针对两家医院存在的“大量使用进口耗材”问题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和要求。 督促指导市二医院、肺科医院进一步规范医用耗材特别是进口高值耗材使用的审批、知情、监督等工作,促进进口高值耗材使用比例逐步下降。


医疗器械营销管理专家王强对赛柏蓝器械分析,除福建之外,广东、安徽、陕西、四川等多个省份已陆续要求部署相关举措,进口论证已经成为进口产品进院的最紧要关卡。


二、带量采购持续深化 国产替代冲击市场格局
如今,我国集采已经实现常态化和制度化,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2022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进一步降低患者医药负担。


今年2月,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将进一步延伸到脊柱类耗材,进而基本实现耗材中最大的板块——骨科耗材的主体覆盖。


此后,国家组织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发布《国家组织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公告》,预示继冠脉支架、骨科人工关节之后,骨科脊柱耗材正式成为第三类纳入国家集采的高值耗材。


除了医疗器械耗材集采,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形成的原研替代,逐步将“临床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纳入集采范围,覆盖国内上市的临床必需、质量可靠的各类药品和耗材,已经让进口产品体会到了价格方面巨大的影响:


第四批集采中,阿斯利康的胃溃疡治疗药物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片)每片价格从9元下降到3元。


第五批集采中,集采主力药品剂型为注射剂,占据采购金额的70%。紫杉醇注射剂、奥沙利铂注射剂、布地奈德吸入剂、艾司奥美拉唑注射剂、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剂、多西他赛注射液等临床用量大的品种尽数被纳入集采。


第七批集采中,奥美拉唑的注射剂剂型擂台上,则有28家企业(27家仿制+1家原研)同台竞标的情况。最终有10家企业中标,原研药企阿斯利康出局。辉瑞的原研药注射用替加环素中标价格为415.90元/盒(50mg*10支),较最高有效申报价降幅超过85%。


国家集采既要节省医保基金,又要保证质量和供应,让患者获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还未纳入集采、过评品种超过4家企业的化药品种已经超过70种,到年底大概率会超过90种;超过4家制药企业的生物类似药有3种,分别为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和阿达木单抗,仅贝伐珠单抗公立医疗机构市场规模已超过50亿元,再加上曲妥珠单抗和阿达木单抗。


有业内专家预测,根据以往的集采情况和国家常态化、制度化的集采政策要求,未来的第八批国家集采中,大概率会集中在化药和生物类似药领域,中药、医疗器械和耗材紧随其后。


时至今日,我国医疗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我国医疗产业规模效益呈现爆发式增长,产业生态也具有国际竞争的实力。


促进国内药械企业尽快转型升级向高质量发展,进而参与国际医药市场的竞争;节省医保基金和患者药费,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奠定资金基础,从而实现“腾笼换鸟”的医改目的。


Copyright © 2009-2019 cbin99仲博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南京派点网络 苏ICP备16068490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非经营性-2020-0030]